首页 / 都市言情 / 人类高质量生活 / 章节正文阅读

五六章:【柳锁锁促膝长谈】(1 / 2)

作品:《人类高质量生活

外表改建,漂漂亮亮、干干净净,让大家都舒服。

内部改建,利利索索,宽敞明亮,让自己住的舒服。

花点钱,花点就花点了。

不差钱。

……

徐福回到车上,就打电话给姜南笙,“宝贝,我有个宝贝给你看,想不想看?”

姜南笙正在上课,啐了他一口,“才不想看呢,大坏蛋。”

徐福楞了一下,“你在脑袋瓜一天天的都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呢,我说宝贝当然是真宝贝。你要是想看我的小宝贝,我还不给你看呢。”

“就不看,你留着自己看吧。”

徐福无奈,回去只能自己拆了秘匣,一副古画。

俗话说的好,乱世黄金,盛世古董。

自2000年之后,国内的文物市场,就异常繁荣,直至今日也一直在持续发热。

古董文物行业中,古画又是极具价值的艺术品。

因为其独一无二。

是不能二次创造的。

就算是模仿得再像,也不再具有古画本身的价值。

一幅古画但凡流传到今天,那肯定是很珍贵的作品了。

古画可以说是各路收藏家们的“心头肉”。

当然也是很值钱的,著名的古画经常被拿出来拍卖,而且经常被拍出天价。

柳老爷子做事讲究,看到徐福花了大价钱买宅子,就先把画交给了他。

按他的意思,不能白让徐福干活。

这幅画,名为《十咏图》。

《十咏图》是北宋词人张先根据其父张维的十首诗所作的一幅长卷,画作以吴兴太守马太卿于吴兴南园会见六老的故事开卷,之后依次以“孤帆”,“宿清江小舍”,“归燕”等诗作展开,人物山水相得益彰,以诗入画更显难得。

《十咏图》原画长厘米,宽52厘米,各朝名人题跋长达厘米,使得整幅画作长度达到了厘米。

这幅画原本就是故宫中的藏宝,但是后来流落民间。

徐福查了一下,官方记载的可查到的数据,都与他手上这幅画的尺寸一般无二。

这幅《十咏图》由于岁月悠长,经历了许多名家之手,画幅上被盖上了许多印玺。

其中有南宋丞相贾似道的印,有明洪武内府印。

当然,哪都少不了乾隆。

盖章数量最多的还是乾隆的印。

乾隆在此画上足足盖了17个印,由此可见乾隆对这副《十咏图》是有多么的喜欢。

虽然出自故宫,但是国家是有规定的。

解放之前故宫流失的文物归收藏者所有,国家不会强行收走他的这幅画。

那么,如此珍贵的宫廷藏品是如何流落到民间的呢?

这还得从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说起。

当年,溥仪带着无数的故宫珍宝跑到长春做了傀儡皇帝,他将这些珍宝存放在长春的“小白楼”里。

1945年RB投降后,溥仪也仓皇出逃,“小白楼”里的珍宝被民众哄抢,致使许多故宫珍宝流失到了民间,这其中也包括这幅《十咏图》。

柳老爷子之前好歹是给军阀干活的,有机会接触这些三教九流。

没想到,这副画失踪近60年后,居然在西安一栋破烂民宅里被翻出来。

不过得宝固然是件幸事,可徐福却没有做收藏家的心。

收藏古画,不是随随便便、简简单单找一框框给它裱起来就完事的。

湿度、温度等等都十分有讲究。

柳老头将画用蜡封存在秘匣中,固然保存的不错,也绝不是太好的方法。

现在拆封了,如果不做妥善处理,画作暴露在空气中,每时每刻,都是在让画作受到时代的侵蚀。

徐福想起自己宿舍衣柜里,还藏着一只吃面碗。

现在也正好有空,便一并处理一下好了。

想做就做。

徐福先回了一趟宿舍,将青花大盘带到办公室里存放。

总好过哪天室友一不小心,弄倒了衣柜,把大盘给砸碎了。

徐福用高清相机,拍下两件古董的照片,联系拍卖行。

“徐福,我们得谈谈。”

还没等他办完,柳锁锁就找上门来。

“谈什么?公司有什么问题吗。”

柳锁锁道:“公司没有问题,是我有问题。你……看到黑猫了是吗?不要骗我,你之前说过好几次黑猫。还当着我的面做出喂猫的动作。你……你是当真的,不是在故意气我,对吗?”

她显然已经憋了很久,心里偏又害怕至极,连说话都有点颤抖了。

徐福认真看着她。

柳锁锁依旧美丽,只是神色疲倦,不可避免的有些精神失常,焦虑,彷徨,面容也有些憔悴。

显然这事,已经对她造成不小影响。

“你真的看见了?”

“我……我也不确定。只是一晃眼,就又不见了。”被他一问,柳锁锁又有些迟疑。